工资集体协商如何“落地开花”

类别:劳动法制 时间:2020-12-03 浏览:639
工资集体协商如何“落地开花”
王艺林/绘

  工资协商与评奖挂钩

  工资是民生之源,是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根本的利益问题,工资的获取是职工最大的利益诉求。

  “工会代表职工提出2011年职工工资增长幅度应为12%,经过双方代表反复协商和认真测算,最后定为工资增长幅度不低于10%。工资集体协商不能过度强调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对职工利益的保护,也不能仅着眼于职工的眼前利益而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 ”铜陵化工集团华兴化工公司工会黄学超说。 5月12日,在全省工资集体协商推进会上,华兴化工公司工会介绍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经验。

  “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作为保障,要表彰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开展成效显著的单位,也要惩罚拒绝实行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 ”省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在此次推进会上,省总工会出台奖罚新规,建立健全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凡是未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企业,一律不得授予“五一”劳动奖状、“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企业经营管理者一律不得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已经授予的,要限期整改,否则将取消其荣誉称号。

  凡是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地方工会,一律不得参加工会组织的各项评比表彰活动。对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作出优异成绩的基层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可授予先进工会组织和优秀工会工作者荣誉称号,上级工会和本单位可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三不”现象凸显“瓶颈”

  “以前,工资向来都是企业老总说了算,工会主席能干多长时间,也是老总说了算。我们是民营企业,不存在跟员工协商工资这回事。”安徽华业化工公司工会主席汪靖淞回忆说。

  2007年,公司工会向企业提出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想法,遭到企业老总的一口回绝。汪靖淞并没有气馁,一边跟员工谈心沟通,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一边不停地跟老总“渗透”工资集体协商对企业的好处。

  恰逢2007年颁布《劳动合同法》,华业化工公司工会抓住这一次机遇,再次向企业提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意见,经过多次反复沟通,企业方终于转变了观念,双方达成了共识,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每年开展一次工资集体协商,让职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

  华业化工公司工会带领职工打了一场“漂亮仗”。据了解,在目前全省的企业构成中,90%以上都属于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而这些企业大多规模较小,职工流动性较大,劳动用工管理普遍不太规范,工会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职工的合法权益最易受到侵犯,劳动关系矛盾相对突出。由于劳资双方地位不平等、力量不对等、信息不对称,这些企业工会组织很难独立开展集体协商,这是实施集体合同制度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薄弱环节和难点所在。“即使拥有地方性的立法保障,劳资双方的工资协商要真正进入操作程序,仍显得不够顺畅。尤其在个别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中,劳工待遇问题仍然存在资方‘一把抓’的问题。”省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说。

  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过程中,部分企业不愿意与职工平起平坐来谈工资,甚至错误认为工资是我老板说了算,职工无权过问;处于弱势的职工迫于生存压力,害怕丢饭碗,不敢跟企业主挺起身板来谈判;有的职工代表不会谈,对相关法律、政策以及谈判技术不熟悉;“三不”现象成为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瓶颈”。

  击破难点平等谈“薪”

  省总工会出台的奖罚新规,旨在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以完成2013年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85%的目标。为了职工能真正与企业平等谈“薪”,突破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难题,需要从完善工作格局、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培训谈判行家里手等方面来下功夫。

  “开展集体协商要约,是法律赋予工会的一项重要权利,是工会主动作为、表达职工权益诉求的一个法律手段。”省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说。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将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启动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通过组织开展“要约行动月”、“百日要约行动”等方式,依法及时主动地向企业提出协商要约。对于拖延答复或拒绝进行集体协商的企业,上级工会应当依法下达“整改建议书”,提出整改建议;对拒不整改的,提请当地政府人社部门依法进行查处,直到追究其法律责任。

  有关专家认为,各地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工资集体协商,加强组织领导,将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党委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和党政主导的维权机制,进一步促进形成“党委重视、政府主抓、三方联动、工会力推、各方配合、劳动关系双方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

  “从今年1月1日实施《安徽省集体合同条例》以来,全省工会系统共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会60多场,参加学习培训的工会干部达8000人次。我们将通过内部培养、外部聘请等方式,各市总工会在今年内建立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明年逐步扩大到各区县。”省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说。


注:本文转载自:https://www.clssn.com/html1/report/4/7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