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线防范处置企业欠薪

类别:劳动法制 时间:2020-12-03 浏览:494
三道线防范处置企业欠薪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人社部门积极应对欠薪形势,采取三项机制、 构筑三道防线, 维护包括350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等权益,确保了每起欠薪事件及时妥善处置。

  强化网格化监管机制构筑欠薪隐患排查化解防线

  10月7日,宁波市奉化岳林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协管员,在日常巡查时发现辖区某五金仪表塑料厂处于停产状态。这一异常情况引起协管员警觉。协管员立即调查该厂发放职工工资情况。果然,该厂已拖欠30余名员工工资23.3万元,而且厂房及生产设备己由法院执行并拍卖完毕。协管员意识到防止事态扩大是当务之急,按照欠薪处置预案和程序,迅速上报情况。街道领导立即协调法院,将厂房及生产设备拍卖款优先用于支付员工工资。10月11日,员工们领到了被拖欠的工资。一起群体性欠薪事件因劳动监察网格协管员及时介入得到处置和化解。

  “有效化解和处置欠薪矛盾,关键在于事前预防和及早介入。”宁波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全力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和网络信息化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截至2012年底,宁波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预警监管体系已覆盖11个县 (市) 区和5个开发区共152个乡镇 (街道),达到了信息采集有人做、日常巡查有制度、矛盾化解有预案、工资待遇有保障的目标。宁波市劳动保障监察网络信息实现了本地化信息共享,及时预警网格内两个月未能正常缴纳社保费、水电费等的企业,及时掌握企业工资支付情况,并对网格内企业实行A、B、C、D分级监管。他们将存在欠薪隐患的C级企业和发生过重大欠薪失信的D级企业列入重点跟踪监控对象,并通过宣传法律法规和上门指导服务,增强企业主诚信经营和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自觉性,从源头上减少欠薪事件。

  目前,宁波市70%的劳动关系矛盾都在基层乡镇 (街道)网格内得到了有效化解。

  强化部门联动执法机制构筑欠薪案件快速处置防线

  2015年春节前夕,陶某等30余名农民工到宁波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投诉华纳龙冠装饰公司拒不支付34万元工资,情绪十分激动。宁波市公安部门立即派民警到现场处置,控制局面。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会同公安等部门共同约谈企业负责人,指出其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违法行为及其后果。最终,企业负责人在春节前将工资如数发放到了员工手中。

  在元旦、春节等欠薪高发时段,宁波市充分发挥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实行人社、住建、公安等部门联合办公,共同处置重大群体性欠薪案件。为有效提高欠薪案件处置效率,该市还在市、县 (市)区、乡镇 (街道)三级均设立了劳动维权投诉举报专人接待点,实行110联动24小时备勤值班、群体性突发事件30分钟内响应等制度,及时快速处理各类欠薪事件,有效缩短了案件调查处理的周期。

  宁波市各地严格落实解决欠薪问题地方政府负总责制度, 按照“属地管理”和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明确了维稳、 信访、 人社、公安、住建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各区 (县)和乡镇 (街道)建立了政法委(维稳办)牵头联合调处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形成了各级政府负总责、人社部门总协调、公安和住建等相关部门协同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强化特殊案件应急处置机制构筑政府兜底保障防线

  宁波市在处置拒不支付或无能力支付工资等群体性欠薪案件中,为确保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由当地政府兜底,启动应急周转金先行垫付生活费和追偿程序。目前,宁波市已在建设施工领域建立了工资支付担保金14亿元,市、县(市)区设立了处置欠薪应急周转金不少于200万元,乡镇(街道)不少于50万元。

  为加大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解决查处恶意欠薪案件中查而难抓、抓而难判和应急周转金垫而难还的被动局面,宁波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人社部四部门相关文件精神, 于2014年6月由法院、检察院、公安、人社四部门联合出台了 《宁波市关于做好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查处移送工作的实施意见》,极大地提高了查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的成效。

  2014年以来, 宁波市人社部门查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成效明显。全市人社部门共移送涉嫌恶意欠薪案件106件,公安部门受理立案101件,其中31件在公安部门介入后企业主主动清欠,立案侦查70件,网上通缉在逃53人,刑事拘留64人,已判决14件,既减轻了政府垫付周转金的压力,也有力打击了欠薪犯罪行为。


注:本文转载自:https://www.clssn.com/html1/report/14/26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