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当事人放心之事 办当事人满意之案

类别:劳动法制 时间:2020-12-03 浏览:562
做当事人放心之事 办当事人满意之案

  近日,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邓师傅将一封感谢信送到江西省南昌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表达了对该院热情、公正、高效服务的敬意。 “你们秉公办案、热情服务,维护了我们的合法权益!”邓师傅连声表达着感谢。这是南昌市仲裁院服务群众赢得好评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南昌市仲裁院积极探索为民服务新路径,总结出“预、调、快”三字诀,做当事人放心之事、办当事人满意之案。该院自建院以来,先后3次获得“全省先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称号,获当事人赠送的锦旗40余面。

  以“预”为先把“普法”打造成“防线”

  今年3月,南昌市仲裁院“送法小分队”来到正邦集团。正邦集团用工形式复杂多样,存在诸多用工管理风险需要防范。南昌市仲裁院院长胡弘毅结合真实案例,讲解了相关法律法规,让企业负责人认识到经营管理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同时,该院工作人员还向企业员工发放了100余份各类法律法规读本和仲裁指南宣传资料。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对于劳动争议的预防及化解意义深远。一直以来, “送法入企进社”系列活动是南昌市仲裁院坚持打造的特色品牌。

  南昌市仲裁院始终将普法宣传摆在重要位置,争当普法工作的排头兵。他们总结普法经验,突破以往 “撒胡椒面”模式,将普法重点确定在企业,强化企业预防劳动争议“第一道防线”的功能,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带动效应。该院连续两年深入南昌日报社、市公交集团等30余家企业开展“送法入企进社”活动,零距离服务民生发展。同时,该院还经常深入到各社区、招聘现场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和现场答疑,使劳动者能正确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送法入企进社”系列活动的推进,起到了不发生或少发生劳动争议的目的。2017年,南昌市仲裁院年立案数首次降到500件以下,降幅达50%,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调”为主把“争议”调解成“满意”

  “多亏了流动调解室,让我们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一起集体劳动争议案件的申请人代表熊师傅感激地说。 这是2017年8月24日,南昌市仲裁院进企业设立流动调解室,调解成功的第一例案件。熊师傅等8人向南昌市仲裁院申请了劳动仲裁,请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南昌市仲裁院副院长刘涛亲自负责了该集体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考虑到案件涉及人数多、往返不便,为及时、便利解决双方劳动争议,在案件立案后5个工作日,南昌市仲裁院将流动调解室设在了该企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当天,经过刘涛反复沟通和耐心劝解,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协议,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由该企业为8位申请人补缴社会保险费。

  近年来,南昌市仲裁院探索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劳动争议调解模式。流动调解室的设立,由过去“等你来”变为“主动去”,走进企业、深入厂区,建立了就地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打通了便民仲裁最后“一公里”。2017年,该市调解仲裁机构以调解方式结案2508件,涉案金额达6000万元,调解结案率达82%。

  今年,该市还整合调解职能,设立仲裁调解、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相互衔接联动的调解工作体系,通过组成多元化案前调解中心,健全仲裁案前调解工作制度,强化调解与仲裁的程序衔接,使南昌市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在 “资源整合,实现一站式服务”方面迈上一个新台阶。

  以“快”为民把“院门”前推至“厂门”

  “能不能让劳动者少跑路,就近就可以解决劳动争议?”这是南昌市仲裁院思考的问题。如今,这个问题已经找到了解决的突破口。

  今年2月,南昌市仲裁院经开区派出庭在中国南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经开园区)首次开庭。申请人李某诉被申请人南昌某公司劳动争议案件,在经开区派出庭进行了开庭审理。

  借助中国南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的契机,南昌市仲裁院牵头与南昌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联合创建了江西省首个仲裁派出庭,投资30多万元建设了一个20平方米标准化的调解室、一个近40平方米的仲裁庭以及各种信息化设施,指定4名同工作人员驻点在派出庭,至此辖区内1000多家企业有了家门口的裁判员和法规宣传员。自成立以来,经开区派出庭共受理各类劳动纠纷案件近百件,为劳动者挽回合法权益近千万元,大量劳动争议案件就近得到有效解决,节省了双方当事人的维权成本,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注:本文转载自:https://www.clssn.com/html1/report/20/221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