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就业的“疑无路”与“又一村”

类别:政治法规 时间:2020-11-15 浏览:333
大龄就业的“疑无路”与“又一村”

    3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2011年“全国工会就业援助月”启动活动在湖北圆满落幕。武汉和荆州两地的招聘洽谈活动共吸引近9万人进场求职,有超过1.3万人达成求职意向,签订了劳务转移对接协议65份。据悉,接下来的一个月中,各地工会还将陆续开展就业援助活动,直至4月底。

    记者在招聘活动中了解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技能单一、适应能力差等因素,使下岗失业人员尤其是“4050”人员成为“再就业困难户”。“4050”人员是指处于劳动年龄段中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的劳动者。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原国有企业的下岗人员,他们为改革作出了贡献,但随着年龄增长,就业也愈益困难,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门槛高 挡住就业路

    “操作工,38岁以下”:“电工,男性,40岁以下”:“驾驶员,30-40岁”:“能吃苦耐劳,年龄18-30岁”……听说工会在武汉举办就业援助月活动,50岁的颜望苟一大早便赶到了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在偌大的招聘区里转悠了一上午,他几乎看遍了所有展台,但一道年龄门槛卡住了他的再就业之路。

    1993年,菜场仓库保管员颜望苟下岗了。他卖过糖葫芦,开过“麻木”(人力三轮车),当过电焊工。其间,他在劳动部门接受培训,考取了电工证。尽管这样,随着年龄的增加,工作也越来越难找。“人家一听说我的年龄,头摇得像拨浪鼓……”颜望苟叹了口气。如今,他在一家电烤箱厂打零工,有订单时才能干上几个月,每个月工资1000元,比武汉市中心城区月最低工资标准略高100元,只够勉强维持生计。

    “就业也要尊重市场选择,不能‘拉郎配’。”一位来自上海合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对颜望苟的遭遇十分同情,但他表示,企业发展需要使用稳定并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工人。“我们每培训一名员工都要支出一定费用,如果员工年龄偏大,干上3、4年就退休或因身体原因频繁流动,对企业来说将付出额外的成本。”

    全总保障工作部工作人员介绍,像颜望苟这样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并不少。据统计,工会已建档案困难职工家庭448.5万户、700多万人,当中有许多人因失业造成贫困。他们有着强烈的就业愿望,但年龄偏大、技术水平低下、个人能力不高,导致就业稳定性差,主要以临时性、辅助性的非正规就业为主。

    “从全国来讲,就业质量不高是一个趋势。”该工作人员介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显示,2010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就业中,40%属灵活就业。

靠创业 柳暗花明

    年近40的巴俊萍在武汉小有名气,她因开办了“希望之星托管中心”,被孩子们称为“业余妈妈”。2002年,巴俊萍与丈夫双双下岗。个子矮、年龄大、学历低的她在找工作时经常碰壁,一家人为生计一筹莫展。

    一次偶然的发现让巴俊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就业路。她的住所紧邻武昌造船厂,农民工多、双职工多,她常常在接儿子放学时,看到很多孩子因无人照顾,挂着钥匙在车水马龙的狭窄道路上玩耍,非常危险。于是,她萌生了办一所儿童托管中心的想法。

    资金少、场地小,托管中心起初的运作并不理想。因此,巴俊萍找到了紫阳街工会寻求帮助。很快街道工会出面帮忙联系到了5间大瓦房,武昌区总工会又提供了10万元免息贷款。同时,她通过自学考取了教师证、育婴师证和早教证。经过5年努力,一所低收费、以生活照顾、接送孩子上下学为主的“希望之星托管中心”在武昌区家喻户晓。

    “找工作不能眼高手低。”巴俊萍以亲身经历告诉记者,政府、工会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很多优惠政策,但首先要提高自身技能,不安于现状,永葆积极向上的心态。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对年龄偏大职工,特别是“4050”人员有不少扶持政策。如,“4050”人员在定点培训机构参加职业、创业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给予相应的培训补贴;对招用“4050”人员,并签订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交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符合岗位要求的“4050”人员,在就业援助协议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适当的岗位补贴;创办企业的,凡符合相关条件,可按国家规定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税收优惠政策,等等。

    “这些政策现在仍然没有过时,但目前存在个人预期与现实脱节的现象。”全总保障工作部部长邹震表示,许多人抱怨找不到好工作,其实是观念出了问题。他希望就业困难职工改变传统择业观念,提高个人技能,增强市场意识,找准个人定位,“其实,自主创业不失为一个好途径”。

工会援助 拓宽就业渠道

    “长期以来,工会都把就业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特别是帮助年龄偏大的困难职工实现高质量就业。”邹震介绍,近年来各级工会对下岗失业人员中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人员积极开展了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

    据悉,“十二五”期间,各级工会促就业的目标为:每年至少帮助100万人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初级以上资格证书;每年100万人实现稳定就业,即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

    为此,各级工会还对有创业愿望、有创业能力的失业困难职工提供了自主创业指导和小额免息贷款服务,帮助他们创办中小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专家测算,一个人贷款创业至少可以带动三个人就业。在巴俊萍的托管中心里,12名生活老师和辅导老师全部为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

    邹震说,工会开展小额贷款至今,湖北、山东、黑龙江、新疆等省、区的还款率接近99%,创业效果显著。今后,工会组织将进一步鼓励就业困难职工自主创业。

    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讯息:从201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用3至5年时间,使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彻底分离,成为产权清晰、面向市场、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职工得到妥善安置,职工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这意味着,又将有一批职工需要再就业。

    “各级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将把就业援助列入工会日常帮扶的重要内容,随时向各类求职人员提供多种形式的就业援助和服务,实现就业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但邹震表示,在促进就业中,工会始终处于辅助、补充地位,“唱主角”的还应该是政府。


注:本文转载自:https://www.clssn.com/html1/report/3/815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