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平等机会 服务参保人员

类别:社会保障 时间:2020-12-03 浏览:141
创造平等机会 服务参保人员

  截至10月底, 北京市100余家民营医院已被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目前正在与北京市医保中心签订服务协议。 这意味着, 北京市参保人员今后就医增加了100余家民营定点医疗机构。

  中国医院协会民营管理分会副会长、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院长张阳感慨: “北京市将100余家民营医院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对民营医院来说意义非同一般。 医保定点不仅是一个金字招牌, 而是给民营医院创造了一个与公立医院公平竞争的机会。 让更多的民营医院进入医保定点,是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将社会办医纳入医保定点范围的重要体现, 给全国一万多家民营医院带来了希望。 作为北京市第一个被纳入医保定点的民营医院, 8年来, 我院严格遵守医保政策, 降低医疗费用, 为异地就医参保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实现网上预约、 专家治疗, 药占比控制在16%以内, 减轻了参保患者负担。”

  据悉, 今年8月, 北京市公布第21批定点医疗机构, 是近年来首次大规模认定新的医保定点单位, 其中民营医院占据多数;9月份, 北京市人社局将北大国际医院、 清华长庚医院纳入定点范围, 使天通苑、 回龙观地区的参保人员有了三级定点医疗机构。

  将民营医院纳入医保定点,对居住在五环的参保人员来说,解决了看病远的问题。 近日, 记者来到清华长庚医院, 看到天通苑许多居民正在就医。 “我今年70岁, 患有心脏病。 在天通苑住了10年, 平时看病都往城里跑,非常麻烦, 盼望这里能有一个高质量的医疗机构看病。 听说这家医院被纳入医保定点, 非常高兴,今后再不用起早贪黑往城里跑,可以在家门口看病了。” 参保居民张勇说。

  据北京市医保中心主任杜鑫介绍, 他们在验收北大国际医院时, 工作人员掏出测试用的社保卡挂了急诊、 特需、 普通等号,又转入医生工作站, 要求医生开具不同的处方, 并且对一种药品需 开出了30天的药量、 一种药品需重复开了2遍。 在打印处方时, 医保系统提示: 药量超过7天, 请调整; 2种药品有重复,请调整。 杜鑫说: “我们之所以模拟参保人员的就诊流程, 就是看医院的信息系统是否规范。 例如, 超量开药、 重复开药是我们测试的重点, 因为有些定点医疗机构在这些环节出现问题, 导致验收不合格。” 经过周密的测试,北大国际医院通过了医保定点验收。

  北大国际医院负责人说:“我们早就跟周边的社区、 大型企业联系好, 只要签订医保服务协议, 就组织义诊等活动, 告诉周边的参保人民我们已经成为医保定点医院,可以就近看病了。”

  嫣然天使儿童医院负责人说,为了保证参保患者就医, 他们增加了医保服务窗口, 调整了医生值班时间; 玛丽妇婴医院院长表示, 为方便参保人员就医, 他们为参保患者留出了专门的床位,增设了医保服务窗口; 优颐口腔医院扩大了就诊空间, 在医疗价格方面, 他们会根据北京市医保政策进行下调。 例如, 目前拔一颗牙需要200元钱, 等医院纳入医保定点单位后, 参保人员拔一颗牙只需几十元, 并且可以享受医保范围内治疗费用减免60%的优惠政策。


注:本文转载自:https://www.clssn.com/html1/report/14/14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