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人社各项事业取得积极进展

类别:社会保障 时间:2020-12-04 浏览:59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人社各项事业取得积极进展

  6月5日,2019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各级人社部门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力推动人社事业取得积极进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一年来,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平稳。统计公报反映了哪些新的发展趋势?对今年人社工作的开展有哪些要求和启示?围绕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就业形势承压持稳

  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国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超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年增1100人目标,仍延续近年来的高增长势,是自2008年以来的第二高位。同时,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各季度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同比均低于上年,年末为9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两者都为近年来的低点。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副主任陈云说,2019年,我国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就业增长保持高位运行,失业水平仍处目标区间,市场供求保持动态平衡,企业用工总体保持平稳,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可以说,我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这既有经济基本面保持稳定,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不断加强的因素作用,也有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发力的政策助力推动。

  就业形势虽承压持稳,但国内外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对就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虽然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超过预期目标,但全年累计较上年仍减少11万人,减幅0.81%,就业增长动力有所减弱;失业水平有所抬升,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年各月同比大致高出0.2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有所减弱,企业稳岗压力加大,制造业等一些行业监测企业岗位持续流失;部分劳动者劳动收入增幅下降;中美经贸摩擦对就业影响有所显现,一些企业特别是外商企业用工规模有所减少。”陈云说,为应对上述挑战,需坚持就业优先导向着力扩大就业,进一步丰富就业优先政策工具,加大力度贯彻落实稳就业政策措施,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就业发展的新机制、释放新动能,完善就业监测和失业预警体系,防控规模性失业风险。 

  民生保障稳步推进

  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59130亿元,比上年增加2040亿元,增长3.6%;基金支出合计54492亿元,比上年增加5285亿元,增长10.7%。

  “我认为,统计公报是人社部给全国人民交出的一份可喜成绩单。公报所披露的数据体现了‘增’和‘稳’两个特点,特别是直观反映民生保障能力和福祉水平的社保基金收入与支出,继续保持着平稳增长态势。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贯彻执行国务院社保降费决策和提高居民保障待遇的大环境下,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社保切实起到了民生保障的‘稳定剂’作用。”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廖藏宜说。

  但同时应看到,2019年三项社保基金再次出现支出增长率高于收入增长率的情况。

  “今年面对持续降费改革、新冠肺炎减免征收、继续提高基本养老金待遇等政策因素影响,可以预见社保基金的收支压力会更大。为了保持社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养老保险方面,参保扩面、夯实费基、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建设等改革步伐必须加快。”廖藏宜说。 

  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部分,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养老保险研究室主任李红岚认为,统计公报数据体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全民参保计划成效显著,城镇职工参保人数稳步增加。第二,减税降费政策达到预期目的,企业减负明显。2019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57026亿元,支出52342亿,当期基金结余4684亿元。尽管结余不多,但来之不易。总体来看,企业减负效果明显。第三,《企业年金办法》实施,企业年金发展有所提速。第四,老龄化持续加剧,退休人数增幅高于新增参保人数。

  今年年初,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明确了免、减、缓三项措施,预计减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000亿元。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继续执行下调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至年底。

  对于今年的形势,李红岚分析,尽管2019年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4623亿元,但当期基金结余较上年明显减少,且部分地区基金当期收不抵支。今年受疫情及国家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影响,当期基金征缴更加困难,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

  当然,上述挑战将倒逼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速改革。做好精准扩面工作,加大中央调剂力度,逐步提升统筹层次,坚持基金精算平衡,将在进一步保持制度可持续的同时,使企业与职工同受益。

  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部分,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326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74万人。

  廖藏宜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基金收入和支出持续增长,基金累计结余可观,特别是在精准扶贫、脱贫治理方面的成绩显著。财政为贫困居民代缴保费近42亿元,5978万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已实现应保尽保,2885.5万贫困老人享受到了养老金待遇。这些数据体现了民生为本的体制优势和制度优越性,为城乡居民养老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但是,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水平和待遇水平还比较低,致力于高水平、高质量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任务依然很重。”廖藏宜说。

  鉴于城乡居保与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差距不断拉大,专家建议城乡居保提升待遇水平的力度要大一些,使国家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逐步接近农村低保(或城乡低保)补差水平。

  在失业保险部分,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05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99万人。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田大洲结合宏观经济形势,从失业保险发挥保生活稳就业功能的角度,对公报数据进行了解读。

  “近几年GDP增速降低,但失业保险参保人数逐年递增,说明制度的保障范围是不断扩展的。失业保险金标准不断提高,增速高于GDP增速,支持领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支出不断增加,说明对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保障力度是持续加强的。同时,享受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的职工人数逐年增多,说明预防失业功能是不断增强的。”田大洲提出。

  受疫情影响,第一季度经济增速有所下降,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

  “今年,失业保险更要充分发挥逆经济周期调节功能,扩大基金支出规模,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稳就业岗位,确保社会稳定。目前,失业保险连续出台阶段性‘减免缓稳保’政策,增加基金支出,扩大保障范围,这正是失业保险充分发挥制度功能的有力体现。”田大洲说。

  在工伤保险部分,2019年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比上年末增加1604万人。

  廖藏宜认为,数据反映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工伤的参保覆盖面有待继续扩大,当前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25478万人,参保单位主要是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还有很多私营、外资、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仍需进一步强化参保意识,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积极性有待提高;二是工伤保险基金的结余量较大,目前累计结存1783亿元(含储备金262亿元),后续应提高工伤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比如简化工伤认定程序、提高伤残和工亡待遇水平等。


注:本文转载自:https://www.clssn.com/html1/report/22/612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