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抓取准确数据

类别:社会保障 时间:2020-12-04 浏览:401
三步走抓取准确数据

  “当时是企业压力最大的时候,我们没有做任何申报,这69万元就打到了公司账上。不仅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今年,公司不仅没有裁员,还新招了100多名员工,目前业务正在加速恢复。”近日,回忆起今年2月公司收到的一笔“免申补贴”,湖北省襄阳市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的张慧霞说。

  今年疫情期间,襄阳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张慧霞所说的这笔“免申补贴”,就是襄阳市人社部门针对稳岗补贴发放工作创新推出的“无申享”服务。所谓“无申享”,指的是企业不用主动申报,由人社部门从数据库中抓取数据,经市场监管、税务、财政等多个部门审核无误后,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直接发放政策资金。

  “疫情发生后,省里为了给广大企业减负,将原本下半年发放的稳岗补贴提前到2月份发放。可大部分市民在居家抗疫,如果按照原来的先申请再发放的方式,几乎不可能实现。”该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失业保险科的谢波说。

  面对不可抗拒因素,襄阳市劳动就业管理局没有放弃努力。他们分析发现,稳岗补贴的发放标准是根据企业上一年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数额来确定的,而相关数据在人社数据系统中有据可查。如果将数据提取,再进行核验,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直接发放的。

  突破政策壁垒,是该局破题的第一步。按照规定,稳岗补贴发放实行的是申请制,地方推出“免审”并不合规。因此,该局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以及设想的解决办法,获得了上级部门的支持。

  第二步就是拿到数据。该局并不掌握这些数据,所以他们联系了兄弟单位--襄阳市人社信息中心来完成这一任务。

  襄阳市人社信息中心的苏方伟说:“从技术上说,这是一项较为繁琐的工作。要反复沟通、吃透政策,根据业务部门的要求,设置数据筛查条件,然后编写程序并进行调试,提取数据后再与业务部门数据进行比对,从而保证数据合乎要求。”

  仅凭人社部门的单方数据,不足以确保数据无误,所以该局的第三步是将自有数据提交其他部门进行交叉比对。

  据介绍,长期以来,襄阳市人社部门与税务和市场监管部门在稳岗补贴发放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协作机制,但今年的政策将律师事务所、诊所、学校等民办非企业也纳入补贴范围,而市场监管部门无相应信息,因此需要司法、卫健、教育等部门的配合。

  “我们向司法部门提交了协查函,市司法局的领导就专门带队登门协商。正是他们的高度配合,才让这项工作顺利完成。”谢波说,该市司法局不仅核实了26家按时缴纳社保费企业的诚信执业情况和负责人信息,还将主城区44家律师事务所的诚信执业情况一并反馈,以备后期使用。

  截至目前,该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分四批为5517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16亿元,而今年2月份的返还企业数量就达4726家,占比85.7%。


注:本文转载自:https://www.clssn.com/html1/report/23/8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