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蜂王”创业记——息烽兴隆村村民江喜驯养野生蜜蜂致富

类别:求职技巧 时间:2020-12-10 浏览:720
“两个基地放了100多个蜂箱,分蜂一箱能卖500元,一年产蜂蜜1000斤左右,每年有10多万元左右的收入;一株盆景至少能卖1000多块,我们还有近百盆的存货。”江喜和母亲

“两个基地放了100多个蜂箱,分蜂一箱能卖500元,一年产蜂蜜1000斤左右,每年有10多万元左右的收入;一株盆景至少能卖1000多块,我们还有近百盆的存货。”江喜和母亲在门前算着自家今年的经济账。


江喜是息烽县温泉镇兴隆村村民,是一位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残疾人,身高不足1.2米。“他特别有志气,没向政府伸手要补助,全靠自己一手养蜂的好技术挣钱,还修了小楼房!”息烽县温泉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王先桥向记者介绍。王先桥曾是该村的党支部书记,对江喜的创业故事了如指掌。

6月12日,记者到江喜的家时,他右手借助一张小木板凳,有些艰难地正往养蜂基地去查看情况。


只见他动作麻利地将隔板抽出来,查看小生灵们是否正常。“最近雨水多,花蜜不好采,得盯着点。”江喜说。


因为身体的原因,江喜的创业之路要多几分艰辛与不易。


今年33岁的他,在3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腿部停止了生长发育,现在身高不足1.2米。因此,在10年前,他没走出过家门,也无法上学,更不可能出远门,连县城都从未去过。


父母哥姐要忙地里的活路,从小江喜就独自留在家里。见他在家孤单,父亲时常从山里带回来树根或奇石,让他试着“盘成”根雕或做做盆景,由父母拿到集市上换点零花钱。

2005年的一天,他无意间在山上收捕回家的一窝野生蜜蜂,居然被驯养成功了,一窝、两窝……养蜂成了江喜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他潜心观察蜜蜂的习性,也曾被蜇伤过。经过10多年的打理,发展到今天终于有了规模,建了两个基地,放了100多个蜂箱。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大大改善。把又破又旧的老房子拆了,修起了三层小洋房,买了代步的摩托车,还经常给外村甚至外县的同行上课。因为家里富裕了,原先吃低保的母亲也主动退出了低保。紧接着又注册了息烽润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喜成了村里有尊严有出息的人。


“现在我们的新房子全靠他的‘养蜂基金’和‘盆景基金’才修起来的。”如今,一脸喜气的江喜母亲语气间透着自豪。曾被旁人视为拖累的小儿子居然是家里最能挣钱的人!”


为什么能致富?江喜说,首先,现在政策好,鼓励大家靠双手勤劳致富。加上他因为出不了家门,就有很多时间在家里专心做事。他坚信,只要学会一技之长,定能靠双手把自己养活。


现在江喜的蜂蜜产业远近闻名。养蜂基地周边环境好、无污染,同时,他坚持一年只采一次蜜的采蜜标准,高质量的蜂蜜深受重庆、贵阳、龙里等地客人的青睐,往往蜂蜜没出箱就被预订一空。周边县市的很多残疾人慕名而来,向他取经。江喜说:“我很乐意将自己的养蜂经验无偿传授给与自己情况类似的人,希望他们也能像我一样自食其力。”


现在他除了在微信朋友圈推广产品,他还想学习电商销售,同时自制蜂箱销售,提供蜂群,发明了小蜂巢酿蜜,形成了小小的产业链,他成了息烽县有名的“蜂王”,十里八乡的村民经常取经并邀请上门指导,江喜在养蜂路上走出了一条不同常人的道路。(靖晓燕 段清娟)


注:本文转载自:http://www.newjobs.com.cn/Details?newsId=B57408BE9B3143F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