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重大战略中人才机制上的堵点

类别:求职技巧 时间:2020-12-12 浏览:513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部署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雄安新区建设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重磅推出,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布局产生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部署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雄安新区建设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重磅推出,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些重大战略中,人才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强化人才支持,还需在哪些方面破题发力?作为“超级工程”背后的技术总负责人,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

重大战略须靶向引才育才

全长55公里、耗时15年的港珠澳大桥,集聚了众多跨行业、跨区域的人才。而这一举世瞩目的工程在筹备之初,却遭遇了“人才之渴”。

“那时候除了缺少装备和材料,最大的困难就在缺技术和人才上,这导致工程建设走了一些弯路。”苏权科直言。港珠澳大桥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至今仍保持着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等多个世界纪录。奇迹背后意味着超乎想象的技术难度,必须有一流人才团队来支撑。“我们需要公路交通、水运工程、地下工程、海洋、气象、化工、航天、电子信息等多领域的专业人才,但是在某些关键领域,我们国家的人才储备是不足的。”

单单一个跨海工程测量,国内就鲜有人能做。几经周折,找到武汉大学及航空工业集团从事航天测量的专家,才逐步解决这一难题。此后,在开会时每遇到大学校长,苏权科就建议增设相关学科专业。“这些弯路和教训都在警示我们,在实施国家重大战略中,必须开展靶向引才育才,提前储备高精尖缺人才,不打无准备之仗。”

“到现在我们都在补信息化、数字化的课,根源就在于我们没有引进这方面的人才,前期没有做好工程控制、海洋、气象等各类基础数据的整理集成工作,现在再去补,损失很大。”2018年2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完成交工验收,正式进入营运维护阶段,一些极细微的数据缺失,都可能埋下巨大的隐患。

作为超级工程,大桥的建设需要从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各处招揽“多兵种”、组成“集团军”,合力攻关,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端专家,但是因为缺编制、待遇低,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

为了招揽人才,大桥管理局使出了不少实招、巧招。比如通过招投标,以专项任务委托的方式,请一些院校、设计单位、研究单位、施工装备单位组织人才团队为大桥建设服务;成立专家顾问团,针对一些需要集中攻关的技术难题,不定期邀请专家来攻关。这些非固定的、松散的合作方式解了燃眉之急,但也存在一定的短板。“比如有些人的合同到期了,我们要重新找人,新人来了还要花时间和精力让他们熟悉工程项目,这也影响了工作进度和质量。”苏权科说。

走自己的路,在自主创新中铸魂育人

知乎上一条“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到底有多艰难?”的帖子引发网友热议。点赞最多的回答是,中国的工程师们从来没有在外海建过沉管隧道,可以说是毫无经验可言,需要摸着石头过“海”。工程总量中,约有一大半需要突破现有技术界限,必须进行技术创新。

为了争取能少走弯路,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团队曾去韩国釜山参观沉管隧道项目,但是牵扯到关键装备,对方根本不让靠近,只让在百米开外远远观望。

其实很多领域都一样,国外的高新技术对中国一直都是封锁的。“依靠外国人是行不通的,中国人只能走自主研发的道路,不然永远会被人家卡脖子。”苏权科语带坚定。为此,大桥建设团队将许多被国外垄断的技术,列入了建设团队的自主研发清单,从修码头、海堤,建海洋钻井平台等传统技术中汲取经验,再加上一些其他行业技术公司的支持,奋力开展自主创新。

“从钢结构自动化焊接、海洋气象预报、水下测控到质量检测,方方面面的优秀人才都紧缺,有时候我们与厂家一起组建攻关小组,逼着他们培养人才。”苏权科说。

筹备7年,建设8年,苏权科先后组织开展了100余项专题研究工作,为了一点点的精度差异,他常常和科研人员反复争论,通宵达旦寻求解决办法。在他的带领下,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为主线,一百多家科研单位、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围绕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共开展科研专题研究300余项,发表论文逾500篇、制定技术标准60余本,研发专用装备30台套,创建工法逾40项,终于托举起这座世界级工程。十几年的时间里,一项项在外界看来无法攻克的技术难题被拿下了,上千名工程技术顶尖人才、跨界项目管理人才成长起来,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中流砥柱。

“香港的海底隧道、深中通道跨海工程、广深沿江高速深圳段海底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珠海西部几个跨海桥,甚至巴拿马运河、美国、挪威的多项跨海桥梁建设中,都有我们大桥人在做总工程师或技术骨干。”苏权科自豪地细数着一个个跨海工程的名字,“再难也要自主创新,让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人手里,为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增加底气和实力。”

打通科技人才“名利双收”的通道

2019年11月,致力于解决港珠澳大桥营运维护的难题,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建设智能维养与安全运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作为该研究中心主任,苏权科反复感慨“招人比较困难”。“因为是三地协同,在机构运作、人才晋升、薪酬奖补等方面还需要完善机制、达成共识,我们不能只凭着大桥的影响力去招人。”

“国家重大战略中,尤其是涉及多地协作的,人才管理体制需要有序衔接。”苏权科说。由于重大战略、超级工程一般战线长、需要的高科技人才众多,必须提前配套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对科研人员开展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激励,畅通“名利双收”的通道。

“在我们单位内部,至今仍存在这种现象,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升到管理岗,收入才能有明显提升,一个教授级高工,拿的还不如一个部门副经理多,板凳如何能坐十年冷?”苏权科呼吁,加强对研发机构科研人员薪酬管理的研究,完善相应的薪酬增长机制。

为了给科研人员松绑减负、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近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文件,推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化,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激发他们主动投身重大战略的热情。苏权科认为,实施国家重大战略,人才支持政策必须更强有力,并打通政策落地的“中梗阻”,实现对人才更活更有利的激励。“比如说实施知识产权入股激励,很多单位开始说的好,实际上不愿意做‘出头鸟’;还有的怕落实之后,其他部门不能平衡,或者年底的财务审计过不了关,这里面还需要理顺很多东西。”

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苏权科还建议,相关部门应该提前谋划、多做调研,从问题着手,打通国家重大战略在引才、育才、用才等各个环节的堵点,让为国家重大战略作出贡献的人才真正拥有成就感、获得感。


注:本文转载自:http://www.newjobs.com.cn/Details?newsId=0C8129C19082FF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