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山间长驻金凤凰

类别:求职技巧 时间:2020-12-12 浏览:164
“我们这都是黄河冲来的沙土,庄稼收成不好,过去穷得很,多亏政府送来了人才和技术,现在大伙儿靠种草莓挣了钱,日子越过越红火……”正在大棚浇水的李大叔高兴地说。李大叔所在的西

“我们这都是黄河冲来的沙土,庄稼收成不好,过去穷得很,多亏政府送来了人才和技术,现在大伙儿靠种草莓挣了钱,日子越过越红火……”正在大棚浇水的李大叔高兴地说。李大叔所在的西春岗村,是河南中牟县远近闻名的“草莓村”。这两年,政府送人才下乡、送技术下地,不断改良品种、改进口感,小草莓获得了大市场、变成了大产业。

“草莓村”是郑州市人才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2016年全市181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2019年存量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前脱贫成果持续巩固。

实施“凤还巢”计划

能人回乡带民致富

“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将来如果能学有所成,就要回报家乡。”在全市乡土人才座谈会上,姚栋嘉动情地说。他是西北工业大学博士,毕业后响应政府号召,带着国内先进的材料技术回到家乡巩义,创立了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经过几年发展,公司年产值2900多万元,为当地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凭借技术优势,该公司目前已和多家企业组建了科技型联盟,成为当地带动群众脱贫、带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类似姚栋嘉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在广东经营多年的孙中岭听说县里开展乡土人才回归行动后,毅然辞掉年薪百万的工作回到中牟县老家孙庄村,将600多万元积蓄投入到村里的扶贫项目中,建成了“全民参股+公司化管理”模式的“萤火虫·乡谣农场官渡有机农业产业园”。去年春节,村里首批入股的305户村民领到了首笔共120万元的分红,大伙儿乐得合不拢嘴。过去,该村多是传统的家庭小规模经营,经常是“赚三年、赔三年,不赚不赔又三年”,如今在乡谣农场,村民不但能以土地、资金、劳动力入股,还能以机械和技术等入股,收入大幅提高。

外出人才经过市场大潮的洗礼,开阔了思路、积累了人脉、掌握了技术,是带领脱贫的宝贵资源。近年来,郑州市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积极开展乡土人才联络和回归活动,把散布在天南海北的家乡人才联络起来,实施人才、技术、项目打包引进、链式引进模式,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一大批返乡人才实现了从“走出去”到“雁归来”的华丽转身。

开展“滴灌式”培育

本土人才茁壮成长

本土人才生于斯、长于斯,对脚下这片土地饱含深情,但也普遍存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难题。为此,郑州市因人施策、因地制宜,通过全要素支持、滴灌式培育,让本土人才不断发展壮大、更好带富一方。

风景秀丽、底蕴深厚的伏羲山是新密市最偏僻的山区,过去山上农户住的是草房、吃的是面糊、喝的是雨水,看不到希望。当地创业能人李松辰决心帮助乡亲摆脱贫困,却在土地流转、林地管理、景区规划等方面遇到难题,新密市了解情况后,实行“点对点”对接,有针对性地给予政策支持,扶持打造了伏羲大峡谷、三泉湖等多个4A级旅游景区,成为美丽人居、美丽生态旅游目的地,带动12个村2482户7752人脱贫,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1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10000多元。

登封市君召乡地处豫西山区,土薄石厚,十年九旱,因外出务工导致的土地撂荒现象日益严重。政府在得知村民丁俊杰有意成立合作社,利用撂荒地发展香菇产业,却为资金问题犯愁的情况后,整合8个贫困村扶贫资金700余万元,以入股分红模式,发展香菇基地3个、大棚146座,当年产菇200余万斤,产值2000余万元。香菇基地带动了全乡251户贫困户发展,8个贫困村集体分红30多万元,实现了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除了给政策、给资金,还给技术。这几年,郑州市深入开展专业技能提升行动,通过专题培训、田间讲学、技术指导等方式,先后组织技能培训23万人、实现就业16万人,挖掘培育了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形成了“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发展、致富一方百姓”的局面。

倡树“重基层”导向

专家下沉指导发展

“老冉说健康”广播、“柿子文化旅游体验月”、“梅村第一届哈密瓜开园节”……几年间,郑州农村的文化活动、农旅项目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得益于各级派来的专业技术人才,带来政策、带来思路、带来技术。

近年来,郑州市树立“重基层、重一线”导向,加大优秀人才选派充实力度,引导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向贫困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指导当地发展。目前全市已面向省级贫困村、市级低收入村等派驻第一书记490名、驻村队员1022名。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王慧瑜、市蔬菜研究所周海霞等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发挥“科班”优势,引进大棚种植、推进品种升级、提供技术服务,帮助贫困户实现了增产增收。“市里派的这些人才素质高、作风实、干劲足,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理念、新办法、新变化,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我们有信心!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我们有底气!”新郑市一名镇长自信地说。


注:本文转载自:http://www.newjobs.com.cn/Details?newsId=FBEABC5EC2394C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