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萍:爱心融融暖小巷

类别:社会保障 时间:2020-12-15 浏览:811
张雪萍:爱心融融暖小巷
1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路南街道扁担河社区所在地,过去是一条窄窄的小河沟,

  图为张雪萍 (左) 给重病单身母亲送救助款。因为像扁担一样, 俗称扁担河。 上世纪80年代, 在河沟附近组建社区。 多年来, 扁担河社区居民老人多、 病残人员多、 下岗失业人员多。2011年,38岁的张雪萍到社区任职。 居民都认为, 社区能有今天, 多亏了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张雪萍。

  脑子想着难事

  居民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2011年, 张雪萍到任后发现, 社区里下岗人员约有400人左右, 其中残障人员近30人。她看在眼里, 急在心上, “解决他们的就业, 就是为民解忧, 才对得起居民对自己的信任!”张雪萍深入辖区企业了解用工需求, 掌握用工信息, 又与街道社保所联系, 解决了100多人的就业问题,还为3名肢残者在塑料厂找到工作。

  由于年久失修, 扁担河社区的巷道坑坑洼洼, 下水道经常堵塞。 每逢下雨天,巷道内水满为患, 甚至粪便污水漫溢, 居民叫苦不迭。2014年初, 政府开始集中整治。但是,朝阳中路49号楼几个单元的居民, 之前已集资改造好一段下水道, 他们不同意污水通过那段管道。 无奈, 施工单位被迫停工。 面对这一僵局, 张雪萍与社区工作人员利用中午时间到居民家里, 一 一做工作, 最终,49号楼的居民同意了施工方案。

  居民都说,再难的事也难不倒张主任。居民对张雪萍的这一评价恰如其分。 在社区道路改造过程中, 银河购物中心与扁担巷的交汇处, 一户居民因搭建违章建筑,导致一段下水道无法改造。工程队撤走了,附近十多户居民意见很大。 后来, 这个违章建筑没有了, 下水道可以修了, 但又面临没有计划和钱的难题。 张雪萍想方设法筹集到1.8万元, 很快组织施工队修好了那段污水管道。

  责任和担子使张雪萍明白, 居民的难事, 就是自己的难事, 要责无旁贷地帮忙解决。

  社区里28岁的崔女士, 不幸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 丈夫弃她不顾, 父母为她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 张雪萍与社区居委会班子成员多次上门安慰崔女士, 鼓励她勇敢地与病魔斗争。 钱是最大难题, 张雪萍心急如焚, 一次次向上级领导反映, 争取支持。 一天, 在区、 街道有关领导的参与下,一场爱心捐赠开始了。 辖区内29名区人大代表慷慨解囊, 最终筹集捐款近2万元。 张雪萍又多次争取共建单位和辖区企业、 商户的经济支持, 募集了数万元, 为延长崔女士的生命尽了最大努力。

  张雪萍凭着火一样的热心, 为居民办了一件件好事, 解决了一个个难题。 去年10月, 一位居民13岁的女儿被查出肝硬化晚期, 张雪萍在共建单位、 学校、 社区爱心人士的鼎力帮助下, 为这户人家募得一大笔资金, 也未能挽救女孩的生命。 屋漏偏逢连阴雨,这位居民16岁的儿子又被确诊为先天性肝部发育不全。 张雪萍多方奔走, 为这位居民争取到临时救助、 大病补助。

  心理装着居民把孤老视为亲人

  社区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 时刻牵挂着张雪萍的心。姜大爷70多岁了, 心脏不好, 也没有亲人照顾。 张雪萍积极向民政部门汇报,为姜大爷争取救助安置。

  为给姜大爷找一处合适的安享晚年之地, 张雪萍四处联络。 有的养老院嫌姜大爷脏,不愿意接受;有的养老院价格过高,姜大爷住不起。 最终, 东海县夕阳红养老院同意接收他。 去之前, 张雪萍与社区爱心人士为老人募集了衣服等生活用品, 又安排为他理发、 洗澡, 让他干干净净地住进了养老院。 之后, 张雪萍和社区工作人员带着水果经常看望姜大爷。 每次见到社区工作人员来, 姜大爷总会感动地说:“居委会工作人员就像儿女一样对待我这个孤寡老人,就是死了,我也闭眼了!”

  一天, 张雪萍正在外出的车上, 夕阳红养老院打来电话说, 姜大爷因突发心脏病过世。 有人说, “老人走了, 丧事过后去结结账就算了。” 可张雪萍不这样想:“老人无儿无女, 社区干部就是他的亲人。咱们要像对待父母那样, 让他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张雪萍说到做到,她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及时赶到养老院,忙了两天,送了姜大爷最后一程。

  真情付出、 倾情投入, 让张雪萍赢得了居民的信任、 政府的肯定。 2015年初,张雪萍被海州区政府授予 “十大最美基层工作者”称号。


注:本文转载自:https://www.clssn.com/html1/report/12/90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