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工巧匠 为国铸剑

类别:社会保障 时间:2020-12-15 浏览:673
良工巧匠 为国铸剑

  大国工匠,为国铸剑。

  鲁宏勋, 现为中航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数控程序编程员、 高级技师,第十一车间 “鲁宏勋班”班长,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 他连续3届担任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专家组组长兼教练组组长,指导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数控铣选手张志坤夺得金牌。

  参加工作30多年来,鲁宏勋先后参加了我国多种型号空空导弹的科研试制、 攻关、 生产线技改与生产交付工作, 逐渐成长为能够解决数控加工各种关键技术难题的高级技师, 被同行们亲切地称为 “鲁大师”。

  荣立“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一等功,入选国防科技工业高级技能人才库,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中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等称号,荣获中华技能大奖、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鲁宏勋在自己的岗位上, 几十年如一日, 鞠躬尽瘁,建功立业。

  初出茅庐, 下苦功露锋芒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航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引进了多种数控设备。 就是在那时, 鲁宏勋如愿成为数控加工中心的一名操作工。 他立下誓言: 一定要成为一名知识型高素质技术工人。

  当时, 鲁宏勋是研究院年纪最轻、 技术等级最低的操作工。 鲁宏勋抱着英汉字典自学了操作手册、编程手册和相关技术, 用数控机床编出了研究院第一个程序, 加工出第一个零件。 最终, 他成为研究院第一个较全面掌握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的人员。

  鲁宏勋主动承担了大多数复杂零件的加工任务, 改进工装夹具和工艺方法, 使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大大提高。 连外国同行都不敢相信, 这是一名初级工加工出来的零配件。

  由于鲁宏勋表现出色, 中航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破例为他涨了一级工资。 几年后, 鲁宏勋又破格晋升为技师。

  1990年, 鲁宏勋被原航空航天部记 “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一等功。鲁宏勋作为唯一一名工人, 与总工程师、 总工艺师等高级专家领导站在领奖台上。

  那一年,他27岁。

  创新无止境, 带徒有一套

  在工作中, 鲁宏勋发现, 减少换刀次数、 实现组合加工是提高加工效率的最有效方法, 降低操作频率又是减轻劳动强度的好方法。

  于是, 鲁宏勋改变了零件的加工方法, 自行设计、 制作了一次加工12个零件的工装,重新编写了加工程序, 使效率提高了4倍多。 同时,由于一次装夹12个零件,原先几分钟更换一次刀具, 现在十几甚至几十分钟才更换一次刀具, 从而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

  鲁宏勋对任何加工都先动动脑子,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工作原则:质量、 效率、 简单。 只要一接到任务, 鲁宏勋总是要想方设法改进加工方法,每一次改进都有收获。

  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的时候, 绝大部分数控程序都靠手工编制。 有一次, 某零件需要三轴联动编程,手工计算量非常大, 鲁宏勋就用自己在夜大学到的BASIC编程技术编写了该零件的加工原程序, 实现了计算机辅助编程。

  伺服机构本体是空空导弹上结构最复杂的零件之一。 该零件各方向有百余个大小不等、 方向各异的相交、 相贯孔, 最小直径不足3毫米。 这种零件对精度的要求高, 加工难度大, 大部分内容要在数控加工中心加工完成。

  伺服机构本体加工周期在6个月以上, 随着生产任务的增加, 该零件的加工成为牵制车间生产交付的一个瓶颈。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 鲁宏勋使用新刀具, 自制新工装, 采用镗铣加工、 高速加工及螺纹铣削等新技术,将原来10道精加工工序压缩至3道, 将每道工序所用刀具数量控制在40把以内,使得多台设备均可加工该零件, 加工周期缩短了两个半月以上。

  有了一定的技术能力, 鲁宏勋开始带徒弟了。

  “给人一瓢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 一缸水。 要想培养出一个个优秀的徒弟, 当师傅的也要在技术上不断创新, 不断进步, 不断超越!”鲁宏勋说。 这些年, 他先后为中航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培养出了多名高级数控机床操作人员。

  鲁宏勋带出来的徒弟很争气,王宝栋、 赵晓明等人分别荣获河南省技术能手、 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 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

  鲁宏勋很自豪自己工作在这样一个集体。 在这个30多人的班组中,有1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名世界技能大赛冠军、 两名 “511人才工程库” 高级技能人才、 5名全国技术能手, 3人被中航工业聘为首席技能专家。

  当好教练, 指导选手夺金牌

  2015年8月26日21时, 从世界技能组织传来消息, 因技术原因未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闭幕式上公布成绩的数控铣项目, 经世界技能组织技术委员会确认, 金牌由中国选手张志坤夺得。

  喜讯传来,鲁宏勋一颗悬了10天的心终于放下了。

  鲁宏勋兑现了承若,张志坤实现了梦想!自从2011年被举荐任数控铣项目的专家、教练后,鲁宏勋就一直奔忙在路上。

  “我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技校毕业生,光是看英文资料就存在着巨大的障碍。”鲁宏勋说。为了看懂世界技能大赛技术描述,他不停地翻字典; 给外国专家写邮件时,得借助翻译软件。不管遇到多少困难, 鲁宏勋都挺过来了。 他看懂、理解了技术描述、竞赛规则,参与了技术讨论、了解了必要的技术细节,为把握训练的技术方向和标准奠定了基础。

  鲁宏勋的工作单位位于河南洛阳,而集训基地地处北京。为了做好本职工作与集训工作,鲁宏勋常常一周4天在单位工作、3天在基地训练。周四晚上,他乘坐高铁赶往基地组织第二天的训练或考核,周一总结后又返回洛阳工作。

  为了不断变化训练模块来提高选手的训练兴趣,为了保证考核试题的公平,鲁宏勋不断更新试题图纸。设计新的试题,也给鲁宏勋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

  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数控铣项目首次由第三方出题,出题专家小组用300小时设计一套比赛试题。鲁宏勋为了保证每周都有一套新的试题,300小时至少要设计4套试题。上下班路上、往返的高铁上,他只要一有思路就记录下来,晚上、节假日基本都用来完成试题的设计。

  同时,鲁宏勋还负责训练计划、考核方案的制定,承担训练计划的落实和技术总结等训练工作,基地的布局、装饰等也要参与其中。

  平时选手训练,鲁宏勋只要在场,大部分时间都会站在选手的身边,仔细观察每一种操作、每一个动作细节,及时指出不足和可能的结果, 纠正选手的不良操作习惯。每一次考核,鲁宏勋都会准时出现在现场,甚至连工具箱的设计、改装他都亲自动手,划线、钻孔、攻丝、装调也亲手完成。

  为了克服机床两轴联动加工的不足,鲁宏勋调动班组的资源,特意设计制作了角度定位器。至于其他工具辅具,鲁宏勋也为选手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使选手掌握了更多的技术技巧。

  这一切,选手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鲁宏勋说, 自己这样做,就是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使他们明白要成为一个高技能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养。

  选手进入集训前,大多只掌握了粗放、 单一的技术技能。 因此,在集训之初,鲁宏勋将总结提炼的工艺方法系统地讲解给所有选手及其指导老师,在整个选拔集训阶段都要求选手严格执行。

  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举办期间, 为了给选手赢得宝贵的时间,鲁宏勋在拆卸工具箱时不慎造成肋骨骨裂。 忍着剧痛、 吃着止痛片、咬牙坚持在赛场,只是为了每一模块开始前的那15分钟指导,为了维护选手比赛中的各项权益不受侵犯。

  第43届技能大赛闭幕后,当中国代表团成员陆续返程,鲁宏勋还在北京等待着比赛结果,拿着手机不停地刷屏。

  2015年8月26日,鲁宏勋和张志坤终于盼来了好消息。历经5年努力、3届大赛历练,中国数控铣选手在鲁宏勋的指导下,最终夺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


注:本文转载自:https://www.clssn.com/html1/report/15/487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