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就业复苏迟滞 金价反弹杀出回马枪

类别:社会保障 时间:2020-12-15 浏览:617
美国劳工部(DOL)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上升,高于市场预期。数据显示,美国7月20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7000人至34.3万人,预期为34.0万人。与此同时,此前一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修正后为33.6万人,初值为33.4万人。数据公布后,美元全线下跌。
  周五(7月26日)亚市早盘,现货黄金震荡整理,现交投于1333美元/盎司附近,现货白银交投于20.25附近。隔夜受美国初请疲软令美指大幅承压影响,进而提振金价走高。目前,金价已回到1330美元/盎司附近的关键技术位上方,收复周三大半跌幅。

  美国劳工部(DOL)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上升,高于市场预期。数据显示,美国7月20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7000人至34.3万人,预期为34.0万人。与此同时,此前一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修正后为33.6万人,初值为33.4万人。数据公布后,美元全线下跌。

  此外,美国商务部(DOC)公布的数据显示,受民用飞机销售的强劲表现刺激,美国6月耐用品订单月率增长4.2%,增幅远超市场预期的1.3%,但在国内生产总值(GDP)报告中用于计算设备和软件支出的核心资本财出货下滑0.9%,明显逊于5月增长1.9%的表现,凸显出二季度经济成长放缓的风险。

  WestPac高级汇市策略师Richard Franulovich表示,“过去两日欧元区公布的经济数据令人鼓舞,而在美国,数据表现则有好有坏,这令美元承压。美国整体耐用品订单数据不错,但核心资本财出货数据疲弱。所以总的来说,我们预计美国GDP数据趋弱,分析师在过去两周一直在下调预估。”

  由于投资者都期望从下次美联储会议中获得有关退出QE的进一步指数,黄金市场近几个交易日持续出现波动,尚未出现明确的走势。三菱银行(Mitsubishi)分析师Jonathan Butler周四表示:“目前投资者正搜寻更有决定性的基本面消息,期望看清未来黄金的走势,在这之前黄金市场会一直处于波动状态。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要属下周召开的美联储会议。”

  昨日有“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Hilsenrath再度发文,提醒市场关注下周FED决议,也一度引发了市场骚动。Hilsenrath隔夜在文章中提到,美联储在7月利率决议后可能将继续保持目前规模为850亿美元的每月债券购买计划,同时对此前的利率指导性语句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

  目前来看,尽管以伯南克(Ben S. Bernanke)为首的美联储此前曾一再向市场各界暗示了当前第三轮量化宽松措施(QE3)的前景命运状况,但是目前,各方对其在与市场进行交流方面的表现仍然不甚认可。不过,基于近期金融市场的表现状况,似乎可以看出美联储似乎仍要继续按照其既定思路执行QE退出方案,而不会再如伯南克此前两度在讲话中那样小心翼翼。

  从金价走势看,目前其波动方向依然主要受美国数据和美联储政策影响,在下周几大美国方面的发现时间前,很有可能继续维持区间波动行情。

  对于后市前景,不少投行目前依然谨慎。有投行分析师认为,随着美国经济数据的改善,QE退出是必然趋势。一旦美联储缩减量化宽松计划,固定收益市场将进一步下跌,黄金很可能再次大幅跳水。另一方面,美元中长期将相对强势,美元资产更受市场青睐,大量资金不断撤出黄金买盘。

  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讲话来看,退出宽松的时点可能迟于市场此前一致预期的9月,但是只要以就业为代表的经济数据持续好转,退出迟早会发生。美国10年期抗通胀债券收益率在6月中旬恢复正值后,持续反弹,较一季度末累计上升125个基点,反映通胀预期降温。市场对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整体预期对金价继续构成压力。

  退出宽松的节奏将循序渐进展开,无论启动时点是今年三季度或明年上半年,在“缩减-停止-加息”这一美联储政策转向流程结束之前,金价都可能持续面临压力。

  不过,短线来看,尽管印度方面近期再度出台限金令,但随着印度夏季重要节假日的陆续到来,印度黄金需求依然旺盛,这或将在短线为金价构成一定支撑。周四印度方面传来消息,由于该国民众想在节日前囤积足够多的黄金,但出于供应紧俏的原因,黄金溢价一度飙升至20美元/盎司。之前印度政府曾不断出台限制黄金进口举措,企图抑制该国过热的实物金需求,以及不断扩大的经常帐赤字。

  印度珠宝首饰贸易联盟(India Gems and Jewellery Trade Federation)主管Bachhraj Bamalwa周四表示,黄金供应实在太紧俏了,现在都是有钱买不到黄金。同时,银行出于政策原因也不会在下周进口更多的黄金,预计溢价很有可能升至30-40美元/盎司的水平。

  北京时间9:00,现货黄金报1333.08美元/盎司,现货白银报20.24美元/盎司。  
注:本文转载自:https://www.clssn.com/html1/report/8/256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