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人”遭遇职场“七年之痒”

类别:初入职场 时间:2020-12-17 浏览:405
“橡皮人”遭遇职场“七年之痒”,案例一:公司要提拔一批中层干部,小吴和小陈能力相当,都参加了竞聘。结果小吴最终胜出,成了小陈的顶头上司。小陈眼见提拔无望,感觉灰心不已,开始抱怨和烦躁,面对工作时很颓废,也不再像从前那么积极了。案例二:做了5年广告策划工作的李先生再也找不回刚工作时候的激情了。每次他费尽心思提出来的创意,或是得不到客户的认可,或是因

  案例一:公司要提拔一批中层干部,小吴和小陈能力相当,都参加了竞聘。结果小吴最终胜出,成了小陈的顶头上司。小陈眼见提拔无望,感觉灰心不已,开始抱怨和烦躁,面对工作时很颓废,也不再像从前那么积极了。

  案例二:做了5年广告策划工作的李先生再也找不回刚工作时候的激情了。每次他费尽心思提出来的创意,或是得不到客户的认可,或是因为经费不足被束之高阁,熬了几个通宵想出来的方案总是被推倒重来,最后还是遵从客户的要求做起了毫无“技术含量”的“山寨”广告,一次次地打击让现在的他“免疫力”增强了不少,对于别人的批评和指责越来越不敏感,在公司的每一天都像在混日子。

  “橡皮人”从哪里来?

  当红作家王朔在1986年曾发表过一部名为《橡皮人》的小说,他在书中刻画了这样一种人:他们无痛、无趣、颓废、麻木,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冷漠,失去了梦想和追求,就像没有生气的“橡皮人”。可能王朔本人也想不到自己制造的概念在二十多年后能被人重新提起,尽管其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源:中国电商人才网_www.job003.cn_雄鹰标志

  案例中的小陈和李先生都是这样的“橡皮人”。日前,一项有4734人参与的社会调查显示,91.0%的受访者坦言身边存在职场“橡皮人”,其中14.2%的人表示有“很多”,41.8%的人表示“比较多”。而记者也通过对济南一家企业200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得知,超过五成人认为自己存在职场“橡皮化”的倾向。

  在这个快节奏发展的时代,整个社会像一台加满了油的快车,它沿着经济利益的道路飞快前行,在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把一部分人变成了车上冰冷的零件,每天做着重复、机械的工作。许多“橡皮人”也曾有过梦想和追求,但在各种挫折面前,在生存压力面前,被磨去棱角的他们激情不再,变得安于现状,越来越懒散,不愿再去拼搏。因为他们既没有办法去改变什么,也没有勇气脱离自己熟悉的环境,索性“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得过且过。信息源:电子商务招聘网_www.job003.cn_雄鹰标志

  相关资料显示,“橡皮人”最常见于工作5到7年的职场人士,多出自医生、银行白领、程序员、教师、记者、交警、公务员、出租车司机、产业工人等职业,尤以都市白领为最多,来自上流社会的“橡皮人”相对较少。按照心理学家的分析,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大多习惯于独立完成工作,其中一些职位的上升空间有限,每周工作时间也较长。他们中的许多人一方面自我期望值较高,追求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却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激烈的竞争。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被消磨了斗志,却仍摆脱不了空虚感。

       “橡皮人”的共性:幸福感缺失

  讲述人:韩琦,30岁,工程设计

  韩先生是省城一家设计院的员工,与许多家在外地的“济漂”年轻人一样,他在刚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意气风发,一心想要凭借自己的技术干出一番事业。在工作之初的一两年里,他也的确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他辛勤地工作,不但能自己养活自己了,还能把节省下来的钱寄给远方的父母。“第一次往家寄钱的时候觉得自己真长大了,不再是个小孩子了。”韩先生谈到那时的自己,脸上仍可见幸福的神采。然而,转眼四年过去了,曾经的大学同学有的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有的还收获了美好的爱情,而自己在错过了几次机会之后仍然在“原地踏步”,虽然工资涨了不少,但事业并没有太大起色,在面对住房等压力时还是显得力不从心。“曾经在脑海里勾画的未来总显得遥不可及”,韩先生坦言,“我觉得自己并不幸福。”

  讲述人:钱斌,30岁,企业会计,工作7年

  “从毕业到现在,算起来我到济南工作有七年了,七年间我结婚生子,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工作依旧是‘老样子’,没什么进展,用老婆的话说,我还是‘小兵一个’。”钱斌说,“我一直勤勤恳恳,非常敬业,可升迁的总是别人,职场的确没有绝对公平的存在。”面对自己工作中遭遇的“瓶颈”,钱斌坦言,前几年还心有不甘,总想着比别人多干一些,但这几年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

  目前钱斌依旧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早晨揉揉眼睛混入上班的人潮,傍晚又挤进那路一成不变的公交车,在他看来,晚上回家陪妻儿吃饭看电视才是一天中最有意义的事。

  心理医生:去“橡皮化”还需积极心态

  在职场,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去适应,所以许多人学会了用“橡皮外衣”保护自己,保住职位,保住薪水,希望有机会升迁。从表面上看,“橡皮人”的心态使人不容易被工作影响情绪,但心理专家指出,这种“刀枪不入”的心态并不健康,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去改变,否则一旦成为习惯,必然影响人对生活的热情。“橡皮人”的增多对整个社会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这又是资源稀缺、机会稀缺的环境之下难以避免的。那么,如何远离“橡皮化”,怎样去除“橡皮化”带来的影响呢?

  一位专业的心理医生告诉记者,心动不如行动,如果想改变现状,首先应改变墨守成规的局面,不痛苦并不代表快乐,越是采用麻木态度,反而离快乐越远。改变的过程虽然痛苦,但人抵抗挫折的韧劲越大,反而越有机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职场众生一旦沦为“橡皮人”,轻则会使工作陷入被动,落得个牢骚满腹,丧失斗志,重则会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留下不良轨迹,沦落到职业生涯的边缘,甚至最终被雇主“扫地出门”。

  对于工作中遭遇“瓶颈”的人们而言,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理清思路,认清目标,在挫折面前积极调整心态,才能适应职场的变化。当您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发现已经得到的幸福,也就更能获得进步的动力。您可以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学习一些业务知识或其他知识,不断丰富自我,提升内涵,也可以选择读几本好书,净化思想,放飞心灵;闲暇的时候,不妨与同事和朋友多进行交流沟通,看看别人对工作和未来的认识是怎样的,自己的认识是不是有偏激和局限的一面。此外,根据自身的情况拟订一个有趣的健身计划或是旅游计划,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现代社会的流水线模式提高了经济效率,却降低了一部分人的幸福感。“橡皮人”的增多已经成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无论这是一种戏谑,还是自我嘲讽,我们都应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 信息源:免费发布招聘信息_www.rcxx.com_免费招聘网


注:本文转载自:http://www.strcw.cn/news/newsinfo-32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