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到会获得这么高的荣誉,其实我就是柳钢一名平凡的员工, 我的工作就是按照岗位要求组织生产好每一炉钢。” 朴实无华的话语中, 透露着赵勇对炼钢工作的热爱。 还不到30岁的他, 如今是广西柳州钢铁 (集团) 公司最年轻的劳模。 2006年进入柳钢工作后, 赵勇获得了良好的成长机会,先后担任炉前工、 二助手、 副炉长等。 2011年, 通过全员竞聘, 他成为柳钢冶炼一车间甲班1号炉炉长。
多年来, 柳钢一直秉承着“人人皆是人才, 人人皆可成才”的人才理念, 以优化变革、 创新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宗旨,近年来, 柳钢的人才培育工作结出了新的硕果。
皆是人才 皆可成才——
—以创新助推员工成长
不唯学历只唯才, 这是柳钢最吸引人才的地方。 在柳钢, 无论哪种员工, 在什么岗位, 从事什么工作, 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都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柳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高云英介绍说, 柳钢先后投入巨资, 配备了一大批具有国际、 国内先进水平的精密仪器和设备, 设立了省级人才小高地和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制定了产品开发、 科研奖励措施和各类人才激励制度, 为人才提供学习、发展的广阔空间。
2014年,为积极应对钢铁行业持续低迷带来的影响, 围绕优化品种结构、 降成本、 提质量以及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难题, 柳钢推出了 “汽车用钢、 合金钢、 工程机械用钢、 管线钢、 硬线钢等品种钢的研究开发” 等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 这一项目充分发挥小高地在聚集、 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 促进企业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方面的特殊作用, 通过精细管理, 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
同时, 柳钢积极与相关重点高校、 科研机构、 强优企业等开展科技交流和产、 学、 研合作, 有针对性地加大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 切实解决生产中长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借助小高地建设项目, 柳钢推进对青年科技人员和技能人才的培养、 开发工作。 除个别特殊情况外, 在各小高地建设项目中,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占项目成员的15%以上。
2014年,柳钢还创新人才引进模式, 首次尝试面向社会招聘法律、 财务、 审计、 软件等专业高端人才14人。 “这跨出了柳钢人才引进的历史性的一步, 为企业不拘一格选人才奠定了基础。” 高云英介绍说,2014年柳钢还优化招聘流程, 缩短大专生招聘周期, 提高招聘效率。
打破传统一专多能——
—以改革促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作为生产型企业, 技能人才一直是柳钢人才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柳钢充分利用广西职称评审工作改革的契机, 打破人才培养传统思维, 贯通公司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通道,鼓励员工 “一专多能”, 推进公司职业化员工队伍建设。
精心组织各项技术比赛, 让人才脱颖而出, 一直是柳钢发掘人才的重要渠道。2014年,在钢铁行业持续低迷、 企业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 柳钢组织开展了涉及冶炼、轧钢、 机械、 电气等近30个专业和63个工种 (岗位), 参赛人数达3658人的第五届职工技术运动会,全面提升员工职业化素质和技能,激励员工争创一流业绩。 在 “宝钢杯” 第七届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 柳钢获竞赛团体总分第六名,4名参赛选手中有3人获 “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柳钢技能人才良好的成长环境成就了我, 大家都说春天真的来了。”柳钢转炉冶炼三车间总炉长陈毅杰扎根一线25年,是柳钢技术工人的杰出代表。 多年来他众多荣誉加身,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华技能大奖、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数项荣誉,让工友们羡慕不已。
完善机制 以师带徒——
—以培训提升职业化水平
“培训是员工获得成长和职业发展的最好途径, 柳钢将不懈探索培训精细化管理, 不断提升员工职业化水平。” 柳钢人力资源部人力开发科科长李忠说,2014年,柳钢积极优化培训考核及激励管理机制, 修订了职工培训任务承包责任书, 完善培训考核内容和标准, 将与公司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生产技术类办班数量和人数、 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 职工学分合格率、 考试题库建设等工作纳入承包范围, 进一步明确了职工培训的主要任务、目标。
创新学习培训机制和制度, 是2014年柳钢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亮点。 据介绍, 柳钢将职工培训学分完成情况与职工年度考核、 职称聘任和评审、 专家及带头人评选等挂钩; 对学分达不到要求的职工, 按规定取消其基本技术津贴, 次年职称聘任或职称评审时不予聘任和不推荐评审, 从机制上、 制度上促进职工由 “要我学” 向 “我要学” 转变。 同时, 柳钢不断丰富和拓展职工培训方式, 推广应用行动学习法, 充分发挥员工集体智慧, 鼓励单位、 员工围绕生产经营中需要解决或优化的实际问题, 组织开展研讨式的培训学习。2014年, 柳钢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357个, 全员培训率和干部培训率均为99.9%, 培训总人数达243203人次。
“师带徒” 活动是柳钢传承多年的年轻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也是柳钢企业文化的体现。2015年初,柳钢立项实施224项 “先进操作法” 带徒学艺项目, 确定1710对师徒为带徒学艺对子。
注:本文转载自:https://www.clssn.com/html1/report/11/667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