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与技工荒交错 中国“蓝领”走出低谷

类别:政治法规 时间:2020-11-25 浏览:308
相较于“白领”工作优雅与体面的传统认知,作为技能代表的“蓝领”工作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年轻待业者中受到普遍冷落。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99万,招聘岗位却比往年下降15%。结构性用工矛盾继续凸显。
  中新社北海7月28日电(陈燕 陈展招)相较于“白领”工作优雅与体面的传统认知,作为技能代表的“蓝领”工作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年轻待业者中受到普遍冷落。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99万,招聘岗位却比往年下降15%。结构性用工矛盾继续凸显。

  “现在招工难,特别是招熟练工人和技术工人,更是难上加难。”台资企业冠德科技(北海)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丁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半年前,丁鹏从台湾来到正在大力开发建设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计划今年下半年赴贵州等地招工。

  在石化、钢铁、核电等众多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型人才缺口极为明显。这个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连续数年想方设法对外引进各类人才。

  作为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器制造商,冠捷科技的北海项目自2011年9月投产以来,已经数次赴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招工。丁鹏说,由于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流动大,随着企业订单额不断增加,预计从今年7月起,每月都得引进1000至1200名工人。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尚重生认为,中国“蓝领”的社会地位不高,职业“体面指数”不让人乐观和自信,工作时间较长等诸多因素,使得很多人不愿从事“蓝领”工作。

  根据全球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最新报告,到2020年,中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而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得到提升,中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

  在中国进行新一轮大开发的西部地区,破解“就业难”和“技工荒”的积极能量正在释放。今年6月下旬,云南确定30所省级重点以上的技工院校和实力较强的职业培训机构,对有培训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职业技能、岗前和创业培训,以期提高年轻人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与云南相邻的广西亦积极选拔出一批数控车、电焊、电子仪器仪表装配等青年职业技能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储备人才。

  “虽然干我们这行有点累,手机得24小时开机不说,还得常常熬夜加班,但我觉得我的工作很有意义,我很喜欢。”今年24岁的吉林小伙张文良说,在北海市供电局从事变电运行专业2年,他并不觉得自己的“蓝领”身份低人一等。

  此间专家认为,逐渐增大的社会需求量、民众观念的转变以及有关方面的重视,将令“蓝领”职业逐渐走出低地位、低薪、低待遇的“低谷”。

  “现在企业给技工开出的薪资正逐步提高,随着其工作经验的累积和技能的提升,薪资也将达到3000元到4500元之间,甚至更高。公司还通过提供免费员工宿舍、夫妻房、为员工庆祝生日、定期调薪等各种人性化的方式留住人才。”丁鹏说。

  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应届毕业生许岩表示,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形势向好,“我还没有正式毕业,就有7家单位要雇我。”

  尚重生建议,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政府及企业继续从改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方面支持和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蓝领”职业,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
注:本文转载自:https://www.clssn.com/html1/report/8/262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