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农民有了就业支持和社会保障

类别:社会保障 时间:2020-12-20 浏览:212
成都:农民有了就业支持和社会保障

  成都城乡一体化战略在2003年启动时就把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作为重中之重,有效促进城乡充分就业,促进社会保障加快覆盖城乡。失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享受到了与城镇职工平等的政策待遇。3年多来,大量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后在二三产业实现就业,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改变了千百年来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只有城镇居民才享有的养老、医疗、最低生活等社会保障制度向农村延伸,逐步覆盖全体城乡居民。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成都在加大力度解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这块“短板”的同时,还进一步做好了城市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城镇劳动者的就业、再就业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就业率提高,社保覆盖面扩大、保障水平提高。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成都牢牢抓住一个关键,始终“以产业发展为支撑”。这为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和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创造了条件。

  2006年,成都在《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5-2006)》中就业指数排名居全球城市第16位、中国中西部城市第1位;被劳动保障部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被劳动保障部、欧盟确定为中欧社会保障经办能力建设(2006-2008)试点城市,均系中西部惟一入选的省会城市。

  而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和推行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又解决了城乡一体化中“人往哪里去”的关键问题,实现和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激发了共建共享的积极性,从而有力地支持了城乡一体化的推进。

  城乡一体化促进 成都城乡充分就业

  “人往哪里去”这句表示就业问题的大白话,在城乡一体化推进之初就与“钱从哪里来”一起迅速成为“高频短语”。

  成都市委、市政府多次强调,城乡一体化要把农村大量剩余人口转移到城市,这个转移不是简单换个地方,能否让他们实现就业,获得持续的收入来源,决定着转移是否成功。

  成都破解这个难题,总体思路可概括为“三个结合、一个打破”: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结合、解决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相结合、市场调节就业与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打破城乡就业分割格局,就业政策覆盖城乡所有劳动人口。

  这些思路的确立和实施,得益于成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推进。

  一、城乡一体化战略把城乡充分就业置于突出位置,城乡一体、统筹推进。

  2004年2月出台的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纲领性文件——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平等、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整合城乡各种职业培训教育资源,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突出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重点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就业问题”。

  随后,一系列具体的配套政策陆续制定并实施。2004年,市政府下发《关于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有关问题的通知》《成都市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实施意见》;2005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的意见》,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工作的意见》;2006年,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充分就业工作的通知》,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贯彻实施成都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管理暂行规定(市政府令第93号)的意见》。

  这些文件以及市劳动保障局会同20多个市级部门制定的配套办法,都突破了城乡分割格局,并注重与规划、产业发展、居住集中、土地集中、户籍改革、城市经营、财政政策等的联动,构成了统筹城乡就业的刚性制度安排,建立起以完善劳动力市场、就业培训、再就业援助、就业优惠扶持政策、目标责任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

  这个体系覆盖了城乡所有失业人员,包括: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复转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

  二、产业发展、就业优先为城乡就业提供了根本前提和充分条件。

  “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是成都城乡一体化战略“六句话”之一,一直是一项十分突出的任务。2003年8月召开的成都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了实现工业新跨越、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增创服务业新优势的“三新”目标。从2005年起,市委、市政府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给每个年份“定名”:2005年为“项目年”、2006年为“加快产业发展年”、2007年为“‘三新’突破年”。

  同时,成都牢固树立就业优先的思想,既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比如大力发展的旅游、会展、家具、鞋革等产业,都具有强大的就业带动力。

  城乡一体化的核心——“三个集中”,对三次产业的充分发展具有连环推动的功效,有力促进了城乡充分就业:

  ——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带动农村人口转移并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成都通过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提高了工业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产业配套的衔接度,降低了工业发展成本,促进集约型增长,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使工业的单位投入产出率尽可能最大化,发展水平和质量尽可能提高。而工业快速健康发展,增加了大量用工岗位,成为带动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并集中居住的经济动力。

  ——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带来因人口聚集而形成的消费商机,创造服务业岗位。服务业是城市化的持续动力,也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服务业发展的前提是人口的规模聚集。在工业集中发展带动下,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出来,并集中居住,不但改善了他们享受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条件,而且因人口聚集产生大量的消费需求,创造新的商机,吸纳转移人口在服务业岗位就业。

  ——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低效益的“不充分农业就业”向“比较充分的农业就业”转变。人多地少和分散低效的传统“小农”生产,导致农民的“不充分农业就业”,产生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工业集中发展、农民集中居住带动大量农村人口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后,土地集中经营获得了充分的条件。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后,继续留在农村的农业劳动者,就从不计成本、边际效益近乎零的“小农”生产,转变到规模化、市场化的“大农”生产,逐步成为“农业工人”,本质上是从“自给生产”转移到了获取工资的“农业就业”。

  “三个集中”的统筹推进,把一二三产业、城乡经济社会紧密联结在一起,互动互促,形成持续释放吸纳劳动力就业能量的能力。

  2006年,成都市工业集中度达到58.9%,已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入住农民14.7万人,土地规模经营亩产增值约600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5%,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

  三、城镇劳动人口、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稳步加快。

  正是城乡一体化战略统筹部署和统筹推进就业工作,持续壮大产业支撑,坚持就业优先,使成都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就业再就业的城乡劳动者数量空前增加的形势下,城镇下岗失业职工、失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都得到较好解决。

  全市就业总量增幅在2004年创10年来最高。

  城镇失业率(含失地农转非人员)2005年降至5年来最低的3%。2006年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失业率进一步降低到2.8%。五城区及高新区的430个社区中,有425个社区达到了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占社区总数的98.8%,其中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再就业率94.7%,“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93.6%。

  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区已登记失地农民就业率达到95.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据2006年上半年开展的就业实名制调查,已转移就业201.42万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的89.3%。

  城乡一体化推动成都社会保障逐步覆盖城乡

  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是打破城乡二元的公共资源配置、实现城乡居民国民待遇一致的重要体现之一。

  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民依靠土地的自我保障和依靠亲属的家庭保障方式,千百年来贯穿于我国农村发展史。而在成都,社会保障开始从制度上逐步覆盖全体城乡居民,把农民的保障方式从自助模式转变为社会共济模式。有社会保障领域人士认为,这是农民基本保障方式的质变,是一个革命性的改变。

  这个“革命性的改变”,正是城乡一体化战略从制度上、经济上有力推动的结果。

  一、政策突破城乡分割,社会保障逐步覆盖整个城乡。

  成都实施的城乡一体化战略,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此框架下,新的社会保障政策弥合了城乡分割的鸿沟,加快向农民延伸,逐步覆盖整个城乡。

  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把“突出建立和完善城乡基本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列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要求“建立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2004年将土地被征占农民全部纳入社保,享受城市社保标准”,“对土地未被征占的农民,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保制度,确保土地被征占后就能享受城市社保标准”。

  在具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成都市既注重逐步覆盖全体城乡居民,又注重推进的轻重缓急;既注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又注重与城市化进一步推进的过渡衔接。

  失地农民由于失去土地依靠,加上文化偏低,大多数人是从低技能、相对低收入的工作岗位开始就业的,所以基本的社会保障十分必要和紧迫,尤其是1991-2003年期间实行货币安置而未办理社会保险的征地农转非人员,由于时间推移积累的持续生计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意见》出台后仅45天,市政府就于2004年3月15日下发了《成都市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成都市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将1991年至2003年期间已征地农民和2004年以后新征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参保后能够享受与城市职工一样的社会保障。这是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的规范统一的失地农民社保办法。

  同时,进一步完善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即农民工)综合保险办法,部分区(市)县从2004年起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全市从2007年1月开始实施覆盖全市所有农民的《成都市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争取用3-5年时间在全市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和农民工综合保险,均注意了经济水平的承受能力,低水平、广覆盖,并留有向城镇转移后并入城镇居民保险、随着经济发展提高保障水平的政策接口。

  二、政府财力不断增强,使社会保障获得资金保证。

  城乡一体化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政府财力增强。2002-2005年,成都财政收入从182亿元增至365.8亿元,三年翻一番。这大大提高了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支持能力。在对1991-2003年期间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开展社会保险工作中,为了缓解这部分失地农民的缴费压力,成都市和区(市)县两级财政从2004年起在10年内注入45亿元给予补贴;在因保险费不足以支付应领取的养老金和医疗报销费而出现资金缺口时,由财政兜底解决。

  三、居民持续增收,使社会保障质量提高。

  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加快转变,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2002年的8972元、3377元增至2005年的11395元、4485元,分别增长27%、32.81%。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增强了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意识;增收加快,提高了城乡居民缴纳更高标准保险费的能力,而且更多年龄距离享受社保待遇年龄较远的人也积极参保。2005年,全市各项社会保险征缴率超过95%。这使社保资金更加充足。同时,参保人员年龄结构更加合理,更加符合社会保障的“新人养老人”原则,使社会保障的水平和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四、城乡社保覆盖面扩大,保障水平提高。

  截至2006年9月,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1万人;2007年退休人群中,有97%的人领取的养老金人均每月将增加11.61元,最高的增加31.2元;截至2006年10月,全市农村已有34.79万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社会保险;2007年1月出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从政策上对全体农民实现了养老保险满覆盖。

  到2006年底,全市已有970多万人享有医疗保障制度安排;2007年1月出台全面推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将在从业年龄内未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超过从业年龄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共140余万城镇居民,整体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成为首个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覆盖的省会城市。

 城乡统筹的就业和社保 有力支持城乡一体化推进

  在城乡一体化推动下得以较好解决的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反过来又有力地支持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

  一、解决“人往哪里去”这个难点,推动人口成功转移。城乡一体化最直接的表现之一,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空间上转移后,促进他们实现就业,就解决了持续生计,即城乡一体化的“人往哪里去”关键问题。同时,他们也必须通过实现就业,才能完成真正的转化,即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而带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转变,融入城市文明。

  二、为产业集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集中发展的产业是城乡一体化的支撑,而产业发展需要依靠一定数量和一定质量的人力资源。经过培训后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为产业发展输送了新的产业工人。通过就业,他们不仅分享了工业化、城市化的成果,也参与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为城乡一体化贡献力量。

  三、减轻农村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城市、二三产业吸纳大量农村人口就业后,就减轻了农村土地、资源、环境的人口承载压力。而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又助推了农民离开土地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因为土地对于农民具有“最低生活保障”功能,千百年来被农民视为“命根子”。农民恋土是一种“风险最小化”选择,即种地不是因为利益最大化的驱动,而是因为可以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这种“最低生活保障形态”的农业,使得农民愿意始终保留着若干小块土地,而且其中一部分家庭因为主要劳动力已经进城务工或经商而种得很马虎,从而固化着农业的分散低效经营,带来耕地资源浪费、农业凋弊、农村萧条的危险。因此,只有把农民依靠土地和家庭的传统保障方式转变为依靠社会再分配、组织化集体转移支付的现代社会保障方式,才有利于推动农村人口转移转化。

  四、实现和维护群众利益,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赢得群众支持、奠定稳定的社会基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也依靠人民。城乡群众有业就、有收入,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实现了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需要,就对城乡一体化增强了理解和支持。近年来成都城乡社会进一步稳定,信访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06年,各类信访和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了26%。

  五、促进消费预期,扩大城乡产品的市场需求。城乡居民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有了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有了抗御未来风险的社会保障,消费预期就会提高,扩大消费需求。这带动了工业、现代服务业以及现代农业的产品消费,从而增强产业发展对城乡一体化的支撑作用。

  结语: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列入“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各地做好三项“统筹城乡”工作:统筹城乡就业、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劳动关系。

  让城乡群众比较充分就业并享受社会保障,是成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基本内涵之一。成都贯彻中央有关方针,主动顺应城乡发展规律,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如果不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积累下来的问题将越来越复杂。所以,通过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来实现农村富余人口的转移和转化,是解决“人往哪里去”问题的治本之策。而转移和转化的成败,恰恰系于就业和社会保障。


注:本文转载自:https://www.clssn.com/html1/report/0/238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