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蛋糕”当更多分给民众

类别:社会保障 时间:2020-12-20 浏览:819
收入“蛋糕”当更多分给民众

  北京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逐年降低,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是不可回避的原因之一。前日,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发布了《从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趋势看消费形势》的研究报告。报告建议深化收入分配领域改革,调节过大的收入差距(据5月21日《新京报》)。

  但需要注意的是,贫富差距并非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全部。如果我们把改革30年来国民财富看做一块完整的蛋糕的话,很显然,参与这块蛋糕分配的,除了全体居民,还有国家这一方。如果把国家考虑在内,则我们平常说的贫富差距显然指“民”与“民”之间的分配失衡问题。但事实上,分配的失衡和贫富差距,不仅仅体现在“民”与“民”之间,也体现在“国”与“民”之间。

  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单就规模而论,已经基本坐稳了第三大经济体的宝座,然而,就资源的整体分配而论,经济增长成果也在越来越向财政集中,使得民众的收入增速未能跟上GDP增速。

  目前中国的经济资源60%以上仍然集中在国有单位,但这60%的国有资源每年创造的GDP增长不到全部增长的30%,创造的社会就业更是不到10%。其效率远远低于竞争充分市场下的企业。其次,30年来GDP年均增长9.8%,但财政收入增长远高于10%,近年来更是有年均增长20%的奇迹出现,远远超过居民收入增速。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政府启动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但财政投资绝大部分流向了央企和大型国企;在信贷资源上,特别是在本轮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国有大中型企业获得的信贷资源高达80%以上,民营企业和大量的中小企业获得的信贷额度不到总量的20%。

  而目前中国经济的困境,表面来看是产能过剩,但深层来看,产能过剩的根子在于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的失衡,居民在整个国民财富分配中占小头,导致居民购买力与经济增速本身出现了严重的背离,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没有购买力;同时产能严重过剩。

  的确,“国”与“民”之间,“民”与“民”之间分配的失衡是中国消费迟迟不能启动的根本原因,也是产业结构无法顺利调整的阻力。老百姓在国民财富分配中占有的份额越少,,消费能力越低。因此,启动收入分配改革,不仅要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更要解决“国富”而“民穷”的问题,国家要让利于民,下定决心将国民财富收入的大头分配给民众。

  就此而言,政府投资短期能够使得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速度,但从长远来说,完全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恢复的做法,不但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反而进一步压缩了民众的“蛋糕”份额。

  鉴于国有企业和财政收入积累了天量的社会财富,应该启动相应的计划,将这些财富通过一定的方式“还富于民”,笔者提三点建议:第一,利用四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启动民间投资的时机,推动垄断领域的改革,放宽民间投资的准入门槛,给民间经济注入活力;第二、利用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将国企股权的一些股权由“代管”转为“直管”,直接出售给公民股东,解决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资金缺口;第三,减少经济领域的审批、控制和准入限制,加深市场化改革,降低市场经济顺畅运行的制度成本。

  和谐社会不仅要财富共享,更要向老百姓集中,“国富”并非目的,“民富”才是根本。


注:本文转载自:https://www.clssn.com/html1/report/1/8260-1.htm